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资源环境学院“资环讲堂”2022第一期

时间 : 2022-06-21    作者 :

【学术报道】资源环境学院“资环讲堂”2022第一期

时间: 2022/05/21   作者:郝吟菊   

2022年5月20日下午,资源环境学院“资环讲堂”2022第一期在八教北408如期举行,学院师生齐聚于此,认真聆听四位青年引进人才的精彩学术报告。生态系吴志斌博士以“石墨相氮化碳基催化材料降解四环素的性能与机理初探”为主题,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情况,吴博士课题组通过采用煅烧方法,构建了“Fe, Co,O共掺杂g-C3N4”、“TiO2/g–C3N4/石墨烯层片Z型异质结”、“g-C3N4/WO3/ZnS双Z型异质结”等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材料,对废水和自然水体中四环素去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揭示了四环素与自由基相互作用的微观转换机制,为高效稳定、绿色环保的废水处理和水环境修复提供了新的技术模式和思路;环工系谢先德博士讲述了有机胂饲料添加剂在禽畜体内代谢和在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揭示了此类饲料添加剂转化成高毒含砷物种(如无机砷等)的生物与非生物途径,阐明了此类物质使用可能导致的潜在居民健康风险和环境生态风险,并提出了基于铁锰消除此类物质环境风险的方法;农资系陈海飞博士围绕稻田土壤镉污染开展报告,陈博士课题组研究表明:水稻根系维管组织表达的活性氧爆发基因对镉从地下部向地上部的转运起到了关键调控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锌镉转运蛋白的调控有关,同时水稻根系镉积累会诱导活性氧积累进而抑制根系生长,而根系通过促进乙烯合成反馈镉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乙烯信号还可通过促进水稻外皮层质外体屏障的形成减少根尖镉的积累;农资系廖文娟博士聚焦长江中游地区水动力波动变化和人类活动密集的水稻田表层土壤,提出了稻田干湿交替或水旱轮作过程中土壤羟基自由基(•OH)产生的地球化学机制及其对稻田土壤有机磷和有机碳转化影响这一科学问题。研究了稻田氧化和还原条件变化下有机磷在硫铁矿物表面的固持规律,发现稻田从厌氧向有氧条件转化的过程中硫铁矿物的氧化会促进有机磷的固持,并且会形成含有机磷的弱晶型铁(氢)氧化物胶体。而存在的有机磷会通过改变矿物表面的结构态Fe(II)活性,影响矿物与O2之间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速率来促进矿物氧化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效率,该过程会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矿化。

本期“资环讲堂”由学院科研副经理彭建伟教授主持,与会师生与嘉宾积极参与讨论,学术交流气氛热烈。“资环讲堂”给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为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片1.png

  图片2.png图片3.png图片4.png